重庆警方无人机13分钟锁定走失老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1026  阅读(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人机热成像技术立奇功
近日,重庆市江津区发生一起八旬老人山区走失事件。在能见度不足百米的恶劣天气条件下,警方出动搭载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开展空地联合搜救。令人惊叹的是,仅用时13分钟,无人机就通过热成像系统成功锁定老人位置,最终将失联26小时的老人安全护送回家。
这次成功的救援行动展现了现代科技在应急搜救中的强大效能。热成像技术能够穿透浓雾等视觉障碍,通过探测人体散发的热量信号实现精准定位。与传统搜救方式相比,无人机搜救不仅效率大幅提升,还能有效降低搜救人员的风险。
多措并举守护市民安全
除了无人机搜救,重庆警方还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守护市民安全。在万州区,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逻时及时发现并救助一名摔倒的88岁高龄老人。从现场守护到送医陪护,民警全程协助老人完成挂号、CT检查等流程,直至家属赶到医院。
这种日常巡逻与及时救助相结合的模式,体现了警方主动作为的服务理念。通过加强街面巡逻密度和响应速度,警方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,为市民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。
创新方法化解矛盾纠纷
在处理一起"无报警记录、无监控视频"的交通事故纠纷时,北碚区静观派出所民警展现了创新工作方法。通过深入走访调查、收集旁证材料,并结合耐心的调解工作,最终促成事故双方达成和解协议。
这种主动溯源的工作方式,突破了传统办案模式的限制。民警不仅注重解决表面问题,更致力于从根本上化解矛盾,实现了"案结、事了、人和"的综合效果,为类似纠纷的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联动机制消除安全隐患
针对辖区青凤工业园区租赁住房需求上升的情况,沙区公安分局凤凰派出所联合多部门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清查整治。通过建立"信息共享、问题共治"的联动机制,有效提升了辖区居住安全水平。
这种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模式,能够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,形成治理合力。通过信息互通和联合行动,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也增强了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,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科技赋能提升警务效能
重庆警方的一系列创新举措,反映了现代警务工作的发展趋势。无人机的应用拓展了执法执勤的时空维度,热成像等先进技术为特殊条件下的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。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,正在重塑传统警务工作模式。
同时,警方注重将技术创新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。无论是在救援过程中的专业高效,还是在日常服务中的细致入微,都体现了"科技向善"的价值追求。这种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工作思路,为新时代警务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通过多元化的工作举措和科技手段的深度应用,重庆警方正在构建更加立体化、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。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警务工作效能,也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,展现了新时代公安机关的责任与担当。